央企国际化经营尚处初级阶段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近日举办的中央企业回头过来工作会议上回应,从最初明确提出发展30-50家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到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前进,反映了中央企业减缓实行回头过来的战略思想,十二五时期,要减缓回头过来步伐,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央企业要车站得更高,看得很远,谋划得更加持久,用全球视野来引导企业发展。 据理解,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获得了长足进展,回头过来的步伐大大减缓,境外经营的规模、效益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大大强化。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大约100家中央企业在境外(不含港澳地区)成立了子企业或管理机构,显境外单位资产和营业收入很快快速增长。中国石油(601857)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远洋(601919)运输(集团)总公司等中央企业显境外单位资产和营业收入占到集团总资产和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不断扩大。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认为,整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回头过来工作获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必需精神状态地看见,中央企业回头过来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正处于初级阶段,工作中还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引人注目问题:一是一些企业对回头过来实行国际化经营缺少总体的和将来的谋划;二是一些企业仍未创建适应环境国际化经营的的组织架构;三是一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管理制度尚能不完善;四是广泛缺少与国际化经营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五是部分企业缺少合作意识。
黄丹华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央企业的许多业务板块,如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力等,不仅要减缓结构调整,大力推展自主创新,增进产业转型升级,还要减缓回头过来步伐,将国内部分技术成熟期、国际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向境外伸延,通过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境外工程总承包,造就国内设备、产品、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提高中央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黄丹华认为, 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回头过来,实行国际化经营的主要任务,总结一起,一是减缓回头过来步伐,着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二是培育全球化战略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着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三是强化自学与创意,着力打造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实行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是坚决不断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效益结合;二是坚决加快步伐与提高能力、风险防控结合;三是坚决自身发展与互利共赢结合;四是坚决服务国家战略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结合。
本文关键词:央企,国际化,经营,尚处,初级阶段,投资,切勿,开运体育
本文来源:开运体育-www.mgoaglobal.com